经济日报:网约车开空调不应另收费
作者:李万祥
近日,经济有关网约车司机与乘客的日报“空调之争”引发讨论。个别司机以“单价太便宜、网约成本太高”为由,车开提出开空调要另收费,空调否则拒载;乘客则认为大热天开空调理所应当,收费不能乱收费。经济网约车“空调之争”的日报背后,实质是网约服务质量问题。
这几年,车开网约车丰富了公众出行方式,空调有效缓解了“打车难”。收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经济截至今年6月30日,日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万本、网约车辆运输证183.7万本。但是,网约车发展经历了不少“成长的烦恼”,诸如安全性等问题,特别是今年滴滴公司被罚80多亿元,给平台合规经营敲响警钟。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码,就是要立规矩、防风险,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一样,网约车平台公司也须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平衡好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保障司机权益与乘客权益。当前,有序发展网约车更须以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为原则。对于乘客而言,除了安全、便捷、高效之外,他们更加注重网约车的服务品质。
不开空调,在司机眼里是降低成本的无奈之举,但的确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且于法无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提供经营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运营服务标准,不得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不得违规收费等。今年3月份起施行的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则明确将网约车的运营服务纳入规范适用范围。其中要求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使用音响、视频和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
可见,开不开空调,并非由网约车司机说了算,而是需要网约车运营平台给个明确说法。网约车平台通过补贴让利换回的市场,往往只是暂时的“流量”。平台只有在依法合规经营基础上,合理地定价、抽成,并持续提高网约车服务质量和品质,才能增加用户黏性,进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责任编辑:综合)
- 解码上市险企半年报:非车业务欲站“C位”? 这些宝藏险种仍待二次“掘金”
- 美称俄试图利用土耳其绕过制裁,土方承诺:对俄制裁立场未改变
- “中国市场大有可为”——在华外企高管眼中的中国经济
- 俄媒: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准备去印度刺杀高官,在俄转机时被捕
- 荣耀发布MagicOS 7.0 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 硕华生命实控人代收代付,部分供应商疑似空壳公司
- 张家港行董事长吴开:房地产开发贷不是重点投放领域 严控房贷按揭业务风险
- 菜籽油和花生期权将于8月26日在郑商所上市
- “保交楼”再迎新政,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 荷兰银行:下调美国经济增速预期 预计投资复苏将明显减弱
- 北京正面临暑期进返京高峰!这些提醒@进返京的你
- 商务部:1-7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12.1%
- 天鸽互动11月22日耗资约1395.03万港元回购2000万股
- 价格持续新高,黄磷两周涨近20%,下游持续推动需求,稀缺概念股仅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