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日语阻碍日本性别平等?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11月10日文章,香港线网原题:日语阻碍性别平等 对日本来说,亚洲语阻最新版的时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是又一次羞辱体验。该国在满分为1的站日性别平等得分中仅获得0.65分,在146个国家中名列116位,碍日无论在七国集团还是本性别平所有亚太国家中都表现最差。
该排名报告指出,香港线网日本的亚洲语阻低分可归咎于经济和政治平等程度都偏低,其中女性的时报平均薪酬仅为男性的57%,女性在当选议员和内阁大臣中的站日占比不足10%。其实,碍日自世界经济论坛2006年首次发布性别差距报告以来,本性别平日本的香港线网得分就从未超过0.67。
日本东京,亚洲语阻资料图多年来,时报日本持续的低性别平等得分不断引发反思,许多人指责该国的社会文化因素是不平等背后的主要原因。
日本负责性别平等事务的担当大臣野田圣子批评其男同事对与女性有关的事务“无知和冷漠”,从而导致政府无法颁布从根本上消除性别差距的政策。一些有利于平等的举措,通常会遭到议员拒绝,理由是它们违背了日本传统。
在讨论日本文化阻碍性别平等时,一个通常被忽视的因素是日语。在日语中,用来描述女性的词汇会让人们在潜意识里接受女性在社会等级中低于男性。例如,日语中的“妻子”一词。尽管常规词汇是中性词“妻”,但在包含敬语的对话中,“妻子”一词迅速变为“丈夫的附属物”的缩写。用来显示对男性妻子尊重的词语是“奥さん”(意指“内人”),这可追溯至男性在外工作而女性待在家中的时代,“家内”是男性用来描述自己妻子的词语。遗憾的是,没有与中性词“妻”相对应的敬语。
即使是对未婚女性来说,居高临下的词语也从未远离她们。尽管中性词“女子”只是“女性”的意思,但它经常被加到职业名称前,以凸显这个人是一位女性,但与之对应的“男子”一词从未被这样用过。例如,日本的男性新闻主播被称为“播音员”,但他的女同事被普遍称为“女子播音员”。从相扑手到程序员乃至科研人员,在一系列传统上被视为男性主导的工作中,对“女子”前缀的使用会固化有关形象,即这些领域的女性专业人士之所以能走到当前这一步,最主要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而非其专业技能使然。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也很难摆脱一些居高临下的说法。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男孩和女孩被分别用后缀“くん”(“君”)和“ちゃん”(网络用语“酱”)来称呼,但在“君”被男女皆宜的后缀“さん”(网络用语“桑”)取代后,对女孩称呼的后缀“酱”仍会持续很长时间,且人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
如果日本要想摆脱潜意识中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因素,应该积极改变对女性的日常用语。例如,日本政府可以建立一个语言治理委员会,创造一些新词以保证性别平等。
人们应该首先在口头层面上确保性别平等,如果人们可以改变说话方式,性别不平等现象将越来越少。(作者苏晓晨(音),崔晓冬译)
(责任编辑:焦点)
- 美国又挥GPU大棒 中国企业研发加速
- 七冶建设集团原董事长王生光等人被决定逮捕
- 三大股指全线反弹 地产板块掀涨停潮
- “果链”掀涨停潮,电子板块领涨两市,机构:后市或继续分化
- 靴子落地 !药品网售监管办法12月1日起施行,对第三方平台影响有多大?
- 宁夏中卫原市委书记何健被双开:给国家矿产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 珠海冲刺“万亿”工业强市:5.0产业新空间频频“引企”,拟签约68个超亿元产业项目
- 美媒:Meta考虑与第三方合作调查Instagram用户的种族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昨日开幕
- 湖州银行频违规受罚,董事长吴继平任期内现虚增存贷款乱象
- 倒计时两周年,巴黎奥组委公布口号:“奥运更开放”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三成
- 新京报评论:这个西部省份,何以一跃成为汽车大省?
- 上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产研高地助力冲刺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