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近期各式房贷“登场”,证券重既有父母子女共同偿还的时报“百岁贷”“接力贷”,也有男女朋友互帮互助的头版“连心贷”。这些信贷产品设计初衷是评论降低借款门槛,促进释放合理购房需求。房贷费本意虽无可厚非,创新但如果考虑到风险和实用性,掘消创“新”实难让人眼前一亮。潜需求
当前引发热议的证券重“接力贷”和“连心贷”,共同特征是时报引入多个共同还款方,增加还款能力并共担风险,头版从而降低借款门槛。评论
“接力贷”主要体现为通过引入子女作为共同还款人,房贷费降低了父母办理购房贷款时的创新年龄限制门槛。例如,掘消不少银行要求,购房者办理贷款时需同时满足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和还款人最后还清贷款时年龄不超过70岁的条件。若购房者申请贷款时年龄超过40岁,那么这位购房者的最长可贷款年限将不足30年,此时引入子女进行年龄“接力”,则可补足30年的最长贷款期限。这也是所谓“百岁贷”的逻辑所在。极限条件下,父母70岁时申请贷款,子女“接力”还贷30年,本质上贷款年限并没有延长,只是以父母名义申请,得出“百岁”的噱头。
“连心贷”也是同理,男女双方共同申请贷款,或一方申请贷款,另一方作为连带担保人,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这弥补了男女任意一方还款能力的不足,从而降低了购房者申请住房贷款的门槛。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运用特色金融产品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鼓励大件商品消费,不失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但如果仅仅是像“百岁贷”海报那样,将数字简单相加给出看似优惠的营销噱头,却前脚刚上线后脚就下架,形大于实;或炒作原本就受众不多、不实用且违约概率大的产品,不仅让降低借款门槛虚有其表,还会损害商业银行公共形象,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无益。
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应从切实解决购房者需求痛点的角度出发,实现产品真正创新,而非简单地炒作概念博眼球,方能共同构建房地产供给、需求两方有效匹配的良性市场环境。
- ·海关总署: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口更多优质农食产品 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 ·7月20日零时起 上海18个高中风险区域解除管控
- ·安徽怀远县实现社会面清零
- ·牛栏山到底怎么了? 行业在复苏 顺鑫农业业绩却加速下滑
- ·L4独角兽Nuro大裁员:孙正义丁磊重金押注,去年刚达估值巅峰86亿美元
- ·深圳福田区:参与这个公园广场舞的居民,请申报
- ·华为造车,摸着小康过河
- ·摩托罗拉R7数字对讲机发布,开启对讲通信3.0新时代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7月20日零时起 上海18个高中风险区域解除管控
- ·777 Partners将订购多达66架波音737 MAX飞机
- ·续创历史新高!欧元区6月CPI终值同比增长8.6% 与初值一致
- ·控制使用父母及配偶账户炒股 国海证券前投资顾问被罚没20万
- ·河南驻马店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21例
- ·多地市监部门展开冷饮抽检,钟薛高等产品均合格
- ·超40%提价方案遭中小股东否决!“两兄弟”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为何出手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