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寿等不当竞争被通报 评论:中小险企更需脚踏实地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小康人寿等不当竞争被通报 中小险企更需脚踏实地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评论员 袁园
日前,小康险企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人身险产品通报,人寿指出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等不当竞个别公司激进经营,争被中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通报弘康人寿、评论中华联合人寿、更需小康人寿三家机构的脚踏产品被通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已要求上述公司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实地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小康险企
具体来看,人寿弘康人寿、等不当竞中华联合人寿共2款增额终身寿险,争被中产品定价假设的通报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小康人寿2款增额终身寿险,利润测试的评论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笔者认为,中小型险企想要弯道超车、抢占市场无可厚非,这也是市场化经济下经营主体们的常态思维。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小型险企虽然因成立时间晚、起步发展慢等原因落后于大型险企,市场份额也低于大型险企,但这不意味着中小型险企没有机会后来居上,毕竟市场对每个主体都是公平的,消费者的喜好也从来不会囿于某家机构或某款产品,经营主体们只需各凭本事,用业绩和影响力说话即可。
但是,中小型险企的“弯道超车”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用恶性竞争和不正当手段来实现。往小处看,恶性竞争和不正当手段看似能给中小型险企带来短期的收益,倘若这种理念持续在机构蔓延,却会让中小型险企的管理、战略发展出现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往大处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竞争手段,会破坏行业秩序和环境,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对于大型险企,中小型险企本身便有这样那样的劣势,想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打下一份基业,就更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用产品和服务“笼络”住消费者。
在产品端,中小型险企可以走差异化路线,瞄准细分人群,洞察细分人群的保障缺口和需求,组建专业化队伍,结合这些人群的需求、经济实力开发和设计产品,从而在细分市场上形成优势,摆脱同质化竞争桎梏。
在服务端,可以利用中小险企规模小、灵活变通的特质,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去链接和整合更多的长尾服务,拓展保险服务的边界,打造适合自身机构的“保险+”生态,增强用户黏性。当下,保险产品已经不再只是一款产品,也是一座桥梁,只有让消费者通过这座桥梁获得更多的优质服务和体验,才能将企业与客户紧紧绑定在一起。
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消费者买账,中小型险企的保费、盈利才有希望;只要消费者有口皆碑,中小型险企的弯道超车就不是难题。
(责任编辑:热点)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国家发改委: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315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5.3亿人次
- 中国有超9500万抑郁症患者,一项脑计划重大项目在沪启动
- 光大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2.99亿元,同比增长3.8%
- 外媒:亚洲2023年经济增长前景乐观
- 四部门中秋节前持续加大“天价”月饼整治力度
- 未来几个月国内物价水平会如何? 国家发改委看法来了
- 国家发改委:总体判断今年3%左右的CPI预期调控目标可以实现
- 裁员潮还在继续!谷歌酝酿减员万人 美股科技巨头全军覆没
- 外媒:饥民人数三年涨一倍,全球粮食短缺“从糟糕走向更糟糕”
- 建发国际几乎收复此前失地:日前涨近13% 赵呈闽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 李凡荣出任中国中化董事长,宁高宁卸任
- 湖北银行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中国数码信息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20.8万港元同比转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