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11月21日,威马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发内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部信保持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公司高管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头定力的企到最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降薪坚持压力。
“今年10月以来,威马公司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应对资金压力。发内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部信保持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公司高管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头定力的企到最”威马汽车创始人、降薪坚持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内部信中表示。威马
图片来源:网传威马汽车内部信截图
具体来看,发内从2022年10月开始,部信保持威马汽车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调整公司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威马汽车员工处了解到:“上述情况属实。”
事实上,威马汽车的控本举措已经体现在终端市场。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地区威马汽车体验店时注意到,某商场里的威马汽车体验店中,汽车销售、展车与柜台均已撤离,只留下店里的多媒体仍在播放威马汽车相关广告。“(他们)大概是在11月搬走的。”该商场的员工告诉记者。
从终端销量来看,今年10月,威马汽车销量为1117辆,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约3万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汽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威马汽车之前发布的招股书,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亏损额持续增加。
而需要资金“输血”的威马汽车一直在寻找融资。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威马汽车完成D轮融资,募集资金5.96亿美元。根据公开资料,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410亿元人民币。
但造车本身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为此,威马汽车也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并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上市过程,至今仍在等待审批。
早在2020年,威马汽车宣布将全力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2021年初,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条件。随后,威马汽车就进入了静默期。之后在2022年6月,港交所官网发布文件显示,威马汽车已提交上市申请书。转战港股之后,因为还有审阅、听证、路演等一系列程序,威马汽车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直至此次沈晖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出。
有行业人士认为,沈晖内部信中所提及的降薪控本举措,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到洗牌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被市场完全接受,是很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中的造车新势力和‘老势力’数量不少。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后一定会有一部分企业倒下来。市场是有‘优胜劣汰’这一规律的。不过,我相信那些保持定力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一定会坚持到最后,取得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探索)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生态环境部原副部长叶民出任驻工信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 方太集成灶,出来走两步
- 天风证券:给予海昌海洋公园“买入”评级
- 如何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 只有170亿美元!“自动驾驶”明星股Mobileye敲定上市估值,仅此前预期1/3
- 鸿蒙OS 3发布升级公告 这21款机型可开启正式版升级
- 苹果App Store广告引争议:库克亲自拍板决定
- 潘功胜: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今冬供暖季起,北京居民可申请暂停或恢复供热
- 全球首款大型四发无人机成功首飞!
- 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符合业内预期,出口退税获保留
- 特斯拉股价年内暴跌52%! 与分析师目标价相去甚远
- 财政部等三部门: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