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威科三闯A股的背后
来源:北京商报
先后经历IPO被否、高威A股撤单的科闯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威科”)正在第三次冲击A股。深交所官网显示,高威A股高威科创业板IPO近日对外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意见。科闯在本次申报的高威A股报告期内,高威科通过两次股权置换的科闯方式收购了深圳市微秒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微秒”)100%股权,使公司账上增加了4484.17万元的高威A股商誉。值得一提的科闯是,收购之时,高威A股深圳微秒还处于亏损状态,科闯虽然收购后深圳微秒实现扭亏,高威A股但高威科还是科闯于2021年计提了227.43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本次收购的高威A股必要性、合理性以及相关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科闯否充分在首轮问询中受到了深交所的追问。
尝试十年:一次被否、高威A股一次撤单
早在2011年,高威科就欲进军资本市场,不过至今未能圆梦。历经一次IPO被否、一次撤单的高威科,如今再次向A股发起冲击,选择了创业板进行第三次申报。
招股书显示,高威科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中,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服务板块的主要业务包括技术集成产品销售、系统解决方案和自动化产品分销,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研发制造板块主要为运动控制核心产品——伺服系统和PLC的研发制造。
高威科上市经历颇为坎坷。2011年,高威科首度向证监会提交首发上市申请。2012年1月,证监会做出不予核准申请的决定。
彼时高威科IPO被否的理由是报告期内董事会成员变动大。证监会表示,公司申请材料及现场陈述中未对董事变化情况及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因此申请并未通过。如今,高威科董事会团队基本稳定,仅在2020年6月有一名董事及一名独立董事出现变动。
在首次IPO被否三年后,高威科于2015年再度提交上市申请,不过经历了逾两年漫长的排队后,公司于2018年1月主动撤单。
高威科表示,第二次申请撤回,主要因为公司2014-2016年和2017年1-9月利润规模偏小。结合当时首次公开发行的审核形势,公司决定进行调整上市计划,主动撤回首发申请文件。
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高威科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07亿元、13.15亿元、16.35亿元、7.05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814.65万元、3704.99万元、4728.4万元、3049.3万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高威科证券部进行采访,不过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董秘因居家隔离,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收购深圳微秒引质疑
报告期内,高威科通过两次股权置换的方式收购了彼时业绩还是亏损的深圳微秒100%股权,使公司账上增加了近4500万元的商誉。
招股书显示,2020年4月,深圳微秒原股东刘好川、陈阳等以合计持有的深圳微秒51%股权,按评估值作价2550万元认购高威科新增股份510万股,增资价格为5元/股。随后2020年7月,深圳微秒原股东以合计持有的深圳微秒剩余49%股权,按评估值作价4450万元认购高威科新增股份890万股,增资价格同样为5元/股。由此,高威科取得深圳微秒全部100%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前一年度,深圳微秒业绩呈亏损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微秒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549.61万元,净利润约为-143.14万元。因此,在首轮问询回复中,深交所要求高威科说明收购深圳微秒的必要性、定价依据及合理性,并说明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
高威科表示,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服务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将业务向上游延伸,可以为公司未来发展开拓空间、提升盈利能力。资料显示,深圳微秒专注于运动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是高威科运动控制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主体。
此外,本次收购使高威科账上增加了4484.17万元的商誉。高威科表示,深圳微秒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发展潜力较大,但双方协同发展、市场开拓需要一定时间。若深圳微秒未来经营不及收购预期,商誉将面临减值的风险。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商誉减值容易“吞噬”企业利润,如收购标的未来业绩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到公司业绩情况。一般来说,在IPO过程中,账上存在大额商誉的情况会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1年深圳微秒未完成调整后当期收益预测,2021年末,高威科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当期计提227.43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威科账上商誉余额为4256.73万元。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高威科说明相关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问题。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深圳微秒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508.86万元、81.57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责任编辑:探索)
- 车企加速切入电池自研赛道: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
- 猪价连涨8周,业内:下半年养猪业将整体盈利
- 人身险监管谋变:探路非现场监管体系,六大维度全新划分风险等级
- 小赢科技Q1财报:赋能小微企业新市民业务 金融科技成为亮眼名片
- 宣昌能:研究总损失吸收能力规则 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可处置性
- Redmi Note 11T系列今晚发布 这些信息得提前跟你说说
- 寺库董事长兼CEO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上海战疫一图读懂|社会面如新增阳性,按属地责任制和首接负责制处置
- 煤炭新能源坐跷跷板,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新旧能源切换已至?
- 爱彼迎将暂停中国境内房源预订业务,转向出境游
- 美股期指跌幅扩大 纳指期货现跌2%
- 印度版“顺丰”上市,330亿!复星、软银、老虎、凯雷都投了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营造以北交所为核心的金融生态
- 上海金山:明起允许私家车在全区通行,区域内公交全面恢复